网站首页 教育 > 正文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应该是对于术业有专攻经典上一句方面的消息比较关注的,那么今天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术业有专攻经典上一句方面的消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术业有专攻”的经典上一句是“闻道有先后”。
这两句话出自于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师说》。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不通晓文句的去向老师请教,有疑惑不能理解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3、是故:因此,所以。
4、无:无论、不分。
5、师道:从师的传统。即“古之学者必有师”。
6、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7、下:不如,名词作动词。
8、惑矣:糊涂啊!
9、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10、相师:拜别人为师。
11、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12、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13、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14、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15、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16、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
17、贻(yí):赠送,赠予。
赏析:
文章开头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师道: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标准(以谁为师)。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个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与依据。从“解惑”(道与业两方面的疑难)出发,推论人非生而知之者,不能无惑,惑则必从师的道理;从“传道”出发,推论从师即是学道,因此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接着,就分三层从不同的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先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再以士大夫对待自己的孩子跟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于相师作对比。作者分别用“愚”“惑”“可怪”来揭示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气的不正常。
在批判的基础上,文章又转而从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论和实践,说明师弟关系是相对的,凡是在道与业方面胜过自己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为师。这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一观点的进一步论证,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于师事“位卑”者、“年近”者的现象进一步批判。
文章的最后一段,交待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李蟠“能行古道”,就是指他能继承久已不传的“师道”,乐于从师而学。因此这个结尾不妨说是借表彰“行古道”来进一步批判抛弃师道的今之众人。“古道”与首段“古之学者必有师”正遥相呼应。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 灌水之阳有溪焉文言文翻译(灌水之阳有溪焉文言文翻译)
- 下一篇: 沁园春雪全诗原文(沁园春雪全诗)
猜你喜欢:
- 2022-09-20 富士康投诉邮箱(富士康投诉电话多少)
- 2022-09-20 你说的养草和火花是什么意思
- 2022-09-20 户籍类别代码是什么(什么是户籍代码)
- 2022-09-20 12348法律咨询可靠吗,事情会解决吗(12348可以为解决纠纷提供意见吗)
- 2022-09-20 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减少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 2022-09-20 急切的近义词有(急切的近义词是什么)
- 2022-09-20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函数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函数)
- 2022-09-20 形容收获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形容收获的成语有哪些)
最新文章:
- 2023-07-01 鹅蛋的最佳吃法(如何挑选新鲜鹅蛋 怎样挑选新鲜鹅蛋)
- 2023-07-01 男士精油真的能修复海绵体吗(全套半套什么意思)
- 2023-07-01 教室里面做黄油(菠萝油里面是黄油吗)
- 2023-07-01 木地板的保养(木地板保养注意事项有哪些)
- 2023-07-01 美的变频空调用的是什么雪种(美的变频空调用的是什么制冷剂)
- 2023-07-01 浪漫而不烂俗的高级文案短句(浪漫而不烂俗的高级文案)
- 2023-07-01 雨下的真大一段话100字(雨下的真大一段话)
- 2023-07-01 宠物青蛙品种大全(宠物青蛙怎么养)
- 2023-07-01 电影推荐男女打扑克(关于扑克的电影推荐)
- 2023-07-01 特战荣耀有第二部吗(特战荣耀有第二季吗)
- 2023-07-01 剧情片是什么样的(剧情片是什么意思)
- 2023-07-01 芒果台声生不息播出时间
- 2023-07-01 物理和化学不好怎么办(物理和化学都不好应该补那棵 物理和化学都不好应该补什么地方)
- 2023-07-01 法师的养殖方法和浇水(冬天怎么给麦浇水 麦冬天怎么浇水)
- 2023-07-01 翡翠色的划分(翡翠说的翡色什么意思 翡翠翡色的解释)
- 2023-07-01 水沫和翡翠(翡翠跟水沫玉有什么区别 如何区别翡翠跟水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