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楼盘信息 > 正文

中粮科技(中粮科技最新消息)

2023-11-06 00:36:55 楼盘信息 来源:https://www.hnhaofang.com/
导读 独立客观第三方研究,为您筛选优质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0930综合评级:BBB一、主营业务评分:701、业务分析: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从事玉米精深加工的生物科技企业,业务主

独立客观第三方研究,为您筛选优质上市公司

证券代码:000930 综合评级:BBB

一、主营业务 评分:70

1、业务分析:

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从事玉米精深加工的生物科技企业,业务主要涵盖生物能源、食品原料及配料、生物可降解材料三个领域。

乙醇汽油相较于普通汽油燃烧更充分,降低了碳排放,减少了PM2.5的形成,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对石油的进口依赖;也解决了我国粮食储备中陈化粮的处理问题。

生物能源是公司的核心,营收占比接近50%,毛利润占比常年在70%以上,产品主要为燃料乙醇,是生产乙醇汽油的关键原料。该业务近5年毛利率在13%-20%之间波动,一方面受到上游原材料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玉米价格已从2020年初1800元/吨左右的价格涨到2022年末2800元/吨左右);另一方面乙醇汽油价格与普通汽油价格挂钩(乙醇汽油价格基本参照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以0.911的调价系数进行调整,国际原油价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油价,WTI从2020年19.8美元/桶的低点一度涨至115.1美元/桶,2022年底已跌至不到80美元/桶),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除玉米外公司也掌握了以水稻、小麦、木薯以及植物桔梗为原料的乙醇加工技术,多样的选择有利于降低采购成本。产品上,公司实现了燃料乙醇、无水乙醇、食用酒精、医用酒精以及消毒液的柔性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切换,近期一直保持满产状态(产能135万吨)。

食品原料及配料业务涵盖淀粉、糖类、柠檬酸、味精等,营收规模占比接近50%,但毛利润贡献仅在30%以内。主要是各类产品毛利率都偏低,并且受周期影响呈现价格波动。尽管公司有意发展特种酒精、特种淀粉、变形淀粉、特种糖浆等高附加值产品,但市场需求不大,对整体毛利率提升有限。

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主要为PLA、丙交酯、PHA三类,原料也是以玉米等农作物为主,与上述两项业务具有很大共性。PLA(目前产能3万吨)是一种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基材料,使用后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传统塑料相比不仅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同时还保护了环境。而丙交酯(3万吨产能预计于2023年达产)是生产PLA的关键原料,技术壁垒较高,国内需求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全球需求的增加,2022年国内丙交酯供应出现明显的短缺,为公司的业务开展打下了基础。PHA(1000吨中试装置已于2022年6月投料试车成功,已经打通全工艺流程,具备了量产能力)是另一种新型生物基材料,性能优于PLA,唯一缺点就是产业发展处于早期,生产成本较高,下游应用于高端医疗器械。整体来看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前景不错,但是目前规模太小,在营收分类中归为其他业务,仍需假以时日做大做强。

综合来看,生物能源、食品原料及配料业务两项构成了公司的基本盘,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公司业务多元化的积极尝试。

2、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燃料乙醇产量上,美国和巴西两国各占比43%和32%,以满足自身消费为主,出口量均在10%以内。我国虽产量排名第三,但占比仅3%左右,差距甚远。2021年,国内燃料乙醇产能大约在520万吨左右,产量约260万吨,消费量不足300万吨,短期来看行业整体呈现供大于求,产能利用率不足的局面。一方面与政府对燃料乙醇推广的节奏有关,另一方面这几年的疫情确实对下游的需求有一定抑制。目前,国内的产能主要集中于中粮科技(135万吨,占比26%)、河南天冠(13%)、吉林燃料乙醇(12%)三家,公司凭借超40%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龙头。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接近100%,远高于行业50%的平均水平。一方面反映了公司在柔性化生产上的优势,能够根据下游需求进行产品线切换;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的资源优势,能够与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客户保持紧密合作。另外,公司在成本控制上也具有得天独厚优势,依托中粮集团在原料采购上拥有极强的议价能力;此外,公司原材料选择较多,能够选择成本较低的原材料进行生产。

3、行业发展前景:

燃料乙醇方面,在我国石油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乙醇汽油的推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石油进口依赖;同时能有效提升尾气排放水平,减轻空气污染。我国现阶段的乙醇汽油以E10为主,即乙醇含量占比10%,汽油含量占比90%,已在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4个省份推广(其中个别省份已经实现对传统汽油的全面替代,个别省份为两种汽油均有销售,个别省份为部分区域试点)。而美国从1979年开始推广乙醇汽油,目前基本实现了E10乙醇汽油的普及,政府更有意推广E15汽油,即燃料乙醇含量将提升50%。对比之下,我国E10乙醇汽油普及率不足四分之一,提升空间巨大。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手段之一,乙醇汽油确实能够减少碳排放,但从车主的使用体验来看续航里程明显减少,也更容易产生积碳对汽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生物可降解材料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禁塑令的推出,对传统塑料的替代空间巨大。国内企业在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值得长期关注。

4、公司业绩增长逻辑:

(1)国内经济复苏;(2)乙醇汽油的推广普及;(3)业务多元化发展。

文中方框内文字均为正文的数据补充,可作略读

·简介:成立日期:1998年;办公所在地:安徽蚌埠;

·业务占比:燃料乙醇类及其副产品47.55%(毛利率13.69%)、淀粉及其副产品17.93%(毛利率4.89%)、糖类14.41%(毛利率3.30%)、柠檬酸类及其副产品9.95%、味精及其副产品6.17%、其他2.98%;出口占比:12.91%;

·名词释义:

1、生物基材料: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等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包括植物基PET、植物基PA、植物基PTT、PLA、PHA、生物质PBS、PSM等。

2、陈化粮:指长期储藏的粮食,其黄曲霉菌(发现的最强致癌物质,280摄氏度高温下仍可存活)超标,已不能直接作为口粮的粮食。陈化粮只能通过拍卖的方式向特定的饲料加工和酿造企业定向销售,将陈化粮加工为燃料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

·产品及用途:

1、燃料乙醇:指体积分数达到99.5%以上的无水乙醇,是良好的辛烷值调和组分和汽油增氧剂,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仅是优良的燃料,也是燃油品改善剂。作为燃料,可以补充化石燃料资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作为燃油品改善剂,在汽油中加入10%的燃料乙醇将增加燃油含氧量,有助于汽油充分燃烧,在不更换发动机的情况下可减少25%-30%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减少PM2.5的形成。

2、淀粉类产品:涵盖食用玉米淀粉、特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蜡质玉米变性淀粉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工、造纸等行业。

3、糖类:涵盖冷冻面团专用糖浆、复合果糖粉、麦芽糊精、果葡糖浆、葡萄糖浆等,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以及医药行业。

4、柠檬酸类:涵盖无水柠檬酸、柠檬酸钾,采用“淀粉乳直接发酵”工艺,通过氢钙提取技术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并同时实现原料利用率高,产品纯度更高的工艺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工、医药、养殖、电子等领域,是使用领域最广、性价比最高的有机酸。

5、味精:以玉米为原料,微生物技术温敏菌种自然水解发酵,转晶工艺,绿色物理结晶,具有特殊鲜味,多应用于食品餐饮行业。

6、聚乳酸:简称PLA,又称聚丙交酯,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被誉为“传统塑料的最佳替代品”。聚乳酸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该材料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加工从工业到民用的各种塑料制品,是传统石油基塑料的替代佳品,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普通塑料相比可减少60%。

7、聚羟基脂肪酸酯:简称PHA,是高分子酯的统称。PHA通常是基因工程菌种构造法,生物发酵技术合成的。其以可再生的植物资源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和分离后,最终得到可降解的高分子产品。PHA具有优异的生物可降解性,无论在水中、土壤中和二者兼具的环境中,甚至在厌氧条件下、生物体内,都可实现100%生物降解;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和动物可食用性及性能可调的特点,以及优异的机械加工性能等;PHA与PLA、PBAT、PBS、PPC和淀粉基材料等其他性能优良的材料可互补,使其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包装袋、农膜、一次性餐具、纺丝、医用材料、饲料添加剂、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