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房产资讯 > 正文

仁恒森兰雅苑(仁恒森兰雅苑房价)

2023-11-21 15:27:20 房产资讯 来源:https://www.hnhaofang.com/
导读 森兰,是一个高开低走的区域。2011年8月,森兰第一个住宅项目仁恒森兰雅苑开盘,同年9月份网签均价44133元 平米。2020年6月,森兰雅苑贝壳挂牌均价67928元 平

森兰,是一个高开低走的区域。

2011年8月,森兰第一个住宅项目仁恒森兰雅苑开盘,同年9月份网签均价44133元/平米。

2020年6月,森兰雅苑贝壳挂牌均价67928元/平米。

九年涨幅53.91%。

2011年9月,宝山金地艺境网签均价18263元/平米,现在挂牌均价43340元/平米。

九年涨幅137.66%,即使交房后大理石脱落砸死业主。

涨幅165.45%。

同期开盘的还有后来施工过程中倒塌的莲花河畔景苑,2011年均价25555元/平米,现挂牌67928元/平米,

国际社区,房价涨幅也不像国内了?

01

首先介绍一下森兰的基本情况。

森兰是继古北、碧云联洋、新江湾城后的第四代国际社区。

当然新江湾城只是过来蹭一下热度,跟“国际”二字不沾边。

古北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籍人士而建,所以有较多日韩侨民在此居住;

碧云、联洋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尤其是是通用汽车而建,所以也有较多外籍人士,尤其是碧云;

森兰为外高桥35万工作人群而建,其中有一百家以上世界500强,日常也能遇到一些白皮肤黑皮肤;

新江湾城,纯粹的国内土豪尤其是宝山的钢材贸易商老板的后花园。

不过五个社区的共同点是:统一开发居住环境比较整洁、生态环境良好、以高档住宅为主、配套优质的教育资源等。

森兰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北部是产业办公区,附带花园城、森兰商都等商业体。

中部是大面积的绿地,这是森兰社区最大的亮点。总规划超过3.87平方公里,而森兰总体面积仅6.01平方公里,即绿地就占了64.39%。

联洋、源深、花木的房产中介言必称世纪公园,这里的绿地面积是世纪公园的2.7倍。有谁不希望自己家门口就是一片绿地。

南部是高端住宅区,由仁恒、绿城、星河湾等顶级开发商联合打造。

这里本来就是农田,又是统一规划开发,又是几个最擅长做豪宅的开发商入驻,一股浓烈的豪宅区既视感迎面扑来。

社区环境,是森兰的又一杀手锏。

还有就是一个森兰明珠小学。作为浦东最顶级的小学之一,明珠一直是鸡血家长心目中的圣地。

明珠ABC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左右,森兰明珠目前只有31%。

不过这个小学刚开始招生不久,师资水平与市区有一定差异。

而且更让人绝望的是,这里没有中学。意味着子女快到初中阶段就要换房子。换房子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价格涨的没别人快。

怎么换怎么吃亏。

除了这三点,森兰并没有其他优势。

位置上位于中环外。众所周知,东北部的中环外位置上等同于其他区域的外环外,一直是远郊般的存在。

社区内唯一的地铁6号线也比较鸡肋,由于只有6节编组,早高峰人超多;而且处于区间外,班次比巨峰路以南各站少了50%。

不过住国际社区的人,应该也不乘地铁。

商业稀少医院暂无。

其他方面,

距离商业中心花园城、森兰商都2公里以上,基本需要驱车前往。都驱车了,何不去市区呢?

森兰商都是一带一路展厅,二楼有各国商品展示,不过人气真的不足。逛完森兰商都再去一下LCM一定会感叹,这里才是市里啊。

花园城大部分商家还没开业。森兰地区居住密度如此之低,是否可以支撑起大型商业体都是一个问题,祝花园城的商家好运。

其他,自驾去陆家嘴也挺堵的。

02

这样一个区域,二手房要价7万,新房要价7.5-8万,是不是高了?

在全市来看,一定是高了;在浦东来看,不高。

在陆家嘴沿张杨北路,房价依次递减。森兰放在这个梯队中,并不显得突出。

证大花园已经15年房龄,非主流开发商产品,品质并不惊艳,价格却高达7.3万。相比之下,一河之隔的森兰7-8万的价格并不过份。

而且都是小学学区顶级,初中无学区。

以及陆家嘴向南,三林地区如有同品质新房上市,价格也不会低于8万。三林已经接近外环,而且背负着动迁基地的名声。

注:黑色标签为均价与森兰持平板块,红色标签为价格高于森兰板块

在全市范围来看,森兰应该是高了。

金虹桥、金汇地区交通四通八达,配套相当成熟;相比之下,森兰生活不便,最远触达距离为陆家嘴,超过陆家嘴与森兰关联不大,价格却已持平。

学区是可复制因素,但生态一条不足以支撑这么高的溢价。

绿地,在上海并不是一个稀缺资源。美兰湖、顾村公园、世纪公园、临港、佘山、赵巷都有成片的绿地。

虽然森兰定位于高端社区,却有大量1000万以下房源,1500万以下是绝对主力。

意味着这里仍然是一个中产阶级社区,意味着商业、医疗配套仍然是刚需。

这些刚性需求尚未满足,将资金用于购买大片的绿地是不是有些奢侈了?

03

所以在根源上讲,被高估的不是森兰,而是浦东。

而浦东被高估是因为供需失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决定房价的因素有两个:使用价值与供需关系。市场通过调整供需关系,使价格在使用价值附近徘徊。

由于浦东开发较晚,整体资源与浦西相差仍然较多。

浦东GDP高达12000亿以上,占上海三分之一,人口数量也接近上海四分之一。

但是三甲医院占比仅13%,重点高中占比仅17%,而且质量与浦西也存在较大差异。

商业密度,更是云泥之别。浦东开发最早的区域,陆家嘴附近商业便利度可能会达到浦西的高度,其他地方还有几十年的差距。

所以宽泛的来说,同等品质的小区,浦东可享受的配套是逊于浦西的。

即,使用价值低于浦西。

不过价格上却与浦西持平或者超过浦西,这是因为浦东供需严重失衡。

通俗的来讲就是,产业多、人口多,但是房子供给量不足。

无论是人口还是GDP,浦东增长幅度均超过全市,占据份额越来越高。

而且浦东人口占比一定是被低估的。

由于产业聚集,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浦东,这部分人暂时无法落户,但是却提供了购买力。

这部分人具体数字无从考究,如果人均产值浦东浦西差异不大,浦东人口占比将接近GDP占比。

但是浦东开发前大部分地区是农田或者农舍,后来大部分被拆除;浦西存在大量老公房,至今仍在被使用。

而且仅20年,浦东盖房子的速度也不快。

可以查询到的数据是2006-2019年,这期间浦东建的房子只占24%。

而且大部分在原南汇地区,与产业重心张江、金桥、外高桥却集中分布于原浦东新区。

森兰,贵,却又不贵

原南汇区规划

这种失衡的布局加剧了供需失衡。

张江价格破10万,唐镇价格破7万,是因为这些购买力确实没地方释放了。

外高桥地区同理。35万人在此工作,但是居住区却分布零散,所以我们一直觉得浦东很荒。

需求得不到满足,价格一定被抬高。没办法,总不能跑到浦西郊区去买房吧。

房价受供需关系影响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但对我们购房有相当指导意义。

最明显的,一个地区如果汇集了大量刚性需求,能有其他选择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

比如万科乔高。

田林7、8年没有新房入市了,当地居民置换需求一直被压抑。万科乔高出现,一定会一窝蜂的抢占售楼处,从而形成局部的供需失衡。

这时,对非本地居民而言,这个区域就是被高估的,能选择其他区域赶紧逃走。

04

所以对于在外高桥工作的客群来讲,森兰价格并不高。

毕竟证大家园也不便宜,进入中环后高品质小区更是在10万以上。

甚至陆家嘴、张江的客群,如果向往安静的生活环境也可以将森兰作为一个选项。

浦西的客群,就不用过来凑热闹了。

投资型客户,更是要尽量躲开。

之前买在森兰的业主,一定会有同感:这里实在是涨不动。

仁恒森兰雅苑的案例前面提到过了,9年涨了50%,算上利息与交易成本,大概率是亏的。

而且由于新房价格难以突破,二手房上限就被卡的很死。之前板块单价冲击过9万以上,森兰名轩二期一开盘,价格又被打回原形。

有5万多的新房,谁去买9万的二手房?

之前涨不动的原因之一是营销溢价太过严重。这么高的定位,这么大面积的绿化,这么好的学校,傻子都知道这里好。

所以仁恒凭借强大的营销能力收割了一波,价格被透支了5年以上。

时至今日,价格里的水分大部分已经被挤出,不过另一个原因又当头一棒:

过了十来年,这里配套仍然一片荒芜。

初中迟迟不能落地,连学校名字都不能确定,许多网友猜测可能是高行中学。如果真的名校配一菜中,学区溢价要打折扣。

方圆5公里一家第七人民医院,大部分情况还需要去浦西,着实不太方便。

与新江湾城类似,商业配套的软肋也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这么低的人口密度,即使有规划大型商业配套也支撑不起来。

只有碧云2000万以上的房源可以说商业无所谓,其他人一定是刚需。

所以这里看不到可以投资的因素,但凡是正向的配套都已经体现在房价中,且进一步改善困难重重。

人口流入速度远超盖房子的速度。

另一个大的背景是浦东整体是被高估的,原因前面提到过:

不过时至今日人口增速已经放缓,新房建设却没有停止,渐渐的供应量饱和之后价格会有所回落。

以上为正文

编辑/环线咨询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