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知识问答 >正文

乡试殿试还有什么考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

2022-09-05 09:25:38 知识问答来源:
导读目前是有很多朋友们对于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这个信息比较感兴趣,那么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希...

目前是有很多朋友们对于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这个信息比较感兴趣,那么小编也是收集了一些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相关的信息来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会喜欢哦。

1、

1、由低到高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2、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

3、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于次年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与国子监的监生也可一同应试。因考试一般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

4、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家有喜庆之事加科称为恩科,由皇帝钦命正副主考官主持,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考试通常安排在八月举行,因此叫“秋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读书人成了举人才有资格进入更高层次的会试。

5、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