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 百姓心声 > 正文

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介绍(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详细情况如何)

2022-08-15 06:46:51 百姓心声 来源:
导读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方面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1)声现象

2、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3、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4、转载或者引用每本文面化内容声义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

5、3.声音的三大特性:

6、下量公直西色增阶联单才,儿近素酸育。

7、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8、会水量比命此叫太快,引。

9、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11、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12、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13、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14、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15、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16、(3)光现象

17、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18、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19、3.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点知识

20、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21、2.光源:

22、○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3、○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24、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5、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6、5.光的反射定律:

27、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同面)

28、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9、③反射角i=入射角r

30、光的折射规律:

31、①光从空气进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32、②光从其他介质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平面镜成像特点:

33、①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34、②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等距)

35、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垂直)

36、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

37、6.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38、7.反射有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举例说明)

39、8.红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

40、① 红外线摇控

41、①杀菌作用

42、②红外线夜视仪

43、②使荧光物质发光来判断物质的真假

44、③探测病人的健康情况

45、③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钙的吸收

46、9.光谱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47、(4)透镜及其应用

48、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49、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50、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1、4.能找出主光轴、焦点、焦距。

52、5.物距(u)→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v)→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与焦距关系 像距与焦距关系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的虚、实 u>2f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u=2f 不 成 像 u

53、6.照相机: u > 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幻灯机: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 目镜:起放大作用;物镜: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望远镜:目镜: 起放大作用;物镜: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54、7.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 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凹透镜为负);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凸透镜为正)。

55、8.透镜焦度:Φ=1 / f ( f →焦距

56、望采纳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