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知识问答 >正文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一等奖)
本文介绍了南海西沙群岛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沿海的热爱和赞美。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优美,充满童趣,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又能为学生练习写作提供一些很好的示范材料。所以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地域知识,感受美景,激发爱国情怀。二是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积累好的词句。在教学中,学生要与文本直接对话,以阅读为基础,从阅读中体会感受,想象画面,积累语言,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此外,训练学生抓住中心句和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任务。教师要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体验文本中关键词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认识饶、游等9个新词,准确读出多音字申,会写游、旦等12个新词,会写列岛、坐落等27个词。
带着感情读课文,就能明白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生物、岛上鸟类”三个方面来讲述西沙群岛的。可以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世界”这一关键句子写的。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能够选择一幅图片,并写几句话来描述上面的风景。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丰富。
教学难点:读、说、写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时间安排:2课时。
课时目标
能认“饶、游”等9个新字,能准确读出“申”这个多音字,会写“游、旦”等12个新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色彩斑斓”等词语。
带着感情读课文,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
引导学生找到中心句,理解其在课文中的作用。
理解一些关键词。
教学过程
首先,引入激情来揭示主题
播放展示海岛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兴趣。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个视频有什么感受?阳光、海浪、岛屿、沙滩、海鸟,多么迷人的海岛风光!要是我能走一走,亲自看看这个地方就好了!这是中国的西沙群岛。
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的简要信息。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西北部和海南岛东南部,是中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其中,永兴岛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也是海南省三沙市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借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群岛”。(统称为一组岛屿。)
揭示题目,理解题目,一起读题目。
预设:运用象形比较的方法记忆“福-福”,准确读出“福-福”的读音,引导学生谈论“福-福”的同义词和“福-福”的反义词,从而理解“福-福”的含义。
二,一读课文,测试预习
低声读课文,画生字和不懂的字,通过查字典了解相关的字。
小组合作学习,准确发音,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讨论自己不懂的单词。
教师检查和小组报告。
(1)课件会用拼音显示单词,按名字念,老师的摄像头会提示。
傅吕晴尸佼卫龙
呼吸不清的美丽大海
鸟类祖先建立了开放和封闭的积累。
懒,圆,物产丰富,五颜六色,参差不齐,变化多端。
一群群红色的流苏摇曳着。
预设:这节课有很多生词。教师要注意提前安排预习,让学生在自读课文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学一些简单的生词。拨关键词就行了。
(2)以词带词,理解词义。
丰富:产品多;更多的财富。挤压: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五十色:形容颜色鲜艳,色彩繁多。打开:裂开。
壮丽的:极其美丽的。栖息地:停留;休息(尤其是鸟类)。
(3)生词写作指导。
预设:本课要求写的12个生词主要是左右结构。但是这几个字的左右部分比例——高、宽、宽——并不相同。应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例子。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第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
出示阅读要求,学生再读课文。
同桌互读要正确流畅。思考:课文是围绕什么句子写的?
汇报沟通了解“中心句”。
(1)展示第一段,明确回答。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教师总结。
总结:“会读书的人可以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在这篇文章里,一切都是围绕着“这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句话来写的。像这样的句子,我们称之为中心句。
梳理课文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1)思考:围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文中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找到相应的段落并做上标记。
清:①西沙群岛周边海域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海水
②在海底的岩石上...珊瑚...海参...龙虾...鱼..............................................................................................................................................
③西沙群岛也以鸟类为主。-海鸟
(2)小组合作,把课文分层次,交流为什么这么分,总结每一层次写的东西。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总体来说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第二部分(自然段2~5):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第三部分(第六段):呼应开头,写西沙群岛的美好未来,表达对西沙群岛的无限热爱。
带着兴趣大声朗读。选择你感兴趣的,读一读,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学生汇报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老师点评指导朗读。
(1)西沙群岛周围海域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深蓝、浅蓝、浅绿、杏黄。
预设:展示相应的彩色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海水的色彩美。思考:看到这样的海水有什么感受?最后,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2)海底岩石上生长着各种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分叉的鹿角。
预设:展示珊瑚、花朵、鹿角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事物的相似之处。学生还可以介绍珊瑚的相关知识。
生物珊瑚指的是珊瑚虫纲的腔肠动物,它们很小,只有几毫米大小。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存在于大约5亿年前。而我们看到的珊瑚,是无数珊瑚尸体腐烂后留下的群体“骨架”。珊瑚的后代在祖先的“骨头”上世代繁衍,形成了各种珊瑚。珊瑚不仅色泽鲜艳,造型美观,可以作为装饰品,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与其观赏和药用价值相比,它在环境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珊瑚对生存环境非常讲究,只能生活在水质清洁、阳光充足、水温在22℃到28℃之间的海洋中。珊瑚礁生态系统被称为水下“热带雨林”,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和吸引旅游等重要功能。
(3)有的体表布满彩色条纹;有的头上戴着一束红色的流苏;他们有的像插在身上的扇子,游泳时飘飘欲仙;有的眼睛圆圆的,身上长满刺,圆得像个球。
预设:好奇怪好有趣的小鱼!展示鱼类在海底游动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鱼类的丰富、奇特和美丽。指导老师大声朗读,读出神奇的喜欢的感觉。
◆单词扩展:
ABB:圆的,胖的,软的,硬的,湿的,甜的,慢的。
AABB风格:飘飘、摇曳、整齐、严肃、慌张、匆忙、摇曳。
学生被点名朗读自然段落,师生集体评价。
第四,课堂复习,交流收获
教师介绍西沙群岛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过渡:同学们,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古称九如洛州、周琦、长沙、李倩长沙。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引起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势力的觊觎。同学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我们都应该认识到,祖国的领土是神圣不可分割的,祖国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为了保卫我们的领土和家园,我们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增强我们的国力。
适当总结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小结:这节课,我们对西沙群岛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就走进课文,看看它有多美,它的物产有多丰富,那里的人们有多骄傲。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继续记忆巩固本课的好单词好句子。
(2)联想到“中心句”、“首尾呼应”等知识点。不懂就和同学交流。
动词 (verb的缩写)工作设计、整合和提升
收集有关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选取一些有趣的内容进行提炼和积累。
完成本课中相应的培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够抓住一段话中的关键词,理解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能够选择一幅图片,并写几句话来描述上面的风景。
抓住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和关键词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和丰富。
教学过程
首先,吸取过去的教训,引入新的教训。
听写单词,老师总结引导。
丰富和美丽的浅绿色交错岩龙虾珍贵的海参鸟粪建立深蓝
丹星黄崖峡谷的珊瑚大量繁殖、蠕动、栖息、堆积。
浩浩荡荡,数不胜数,又粗又懒又圆,物产丰富。
雄壮粗犷,各种红缨成群。
飘,摇,振作,世世代代。
复习课文内容。
(1)课文是围绕什么句子写的?(展示中心句“那是个可爱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海水、底栖生物、海鸟。)
(3)文中采用了什么结构?(总计-点数-总计。)
展示西沙群岛图片,教师过渡,引入新课。
转场:在中国南海西北部,许多岛屿像荷花和珍珠一样漂浮在浩瀚的碧波中。那就是中国的西沙群岛,真的是一个很美的地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西沙群岛有多美,有什么丰富的物产。
第二,研究文本,重在探究。
探索大海。
按名字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里的海水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海水有什么区别?文中用了哪些词来形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
展示西沙群岛海水的图片,感受海水的美。
(1)“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多种颜色。)
(2)阅读段落,看看海水有什么颜色?(深蓝、浅蓝、浅绿、杏黄。)你还能想象出什么颜色?(湖蓝、砖红、天蓝色...)
(3)能不能把“五颜六色”改成“五彩缤纷”或者“五彩缤纷”?(不如《五彩缤纷》。“五彩缤纷”不仅描述了海水的颜色,也描述了海水的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它是蓝色的,闪闪发光。)
(4)西沙群岛的海水太美了。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这是什么?(宏伟。)
(5)引导朗读:自由朗读、命名朗读、一起朗读。
过渡:这么美的海水你一定很喜欢,所以多看几遍吧!(学生自由读句子)谁能站起来读得漂亮?(点名学生朗读)他的阅读怎么样?老师觉得读表示海水颜色的单词时,最好是高读低读,这样会更美!谁会再试一次?
探究海水美丽的原因。
(1)西沙群岛周围的海水怎么会有这么多颜色?谁能用上面这句话来回答?(因为海底崎岖不平,有悬崖和峡谷,海有深有浅,所以颜色和海不一样。)
(2) Show fill in 空,引导学生用“因为”再次说出第二段的内容
填空:因为,所以。
清澈:由于海底崎岖不平,有悬崖、峡谷和深浅不一的水域,从海面上看,这一带的水域色彩斑斓,气势磅礴:深蓝、浅蓝、浅绿、杏黄。一片片,一条条,相互交错。
男孩和女孩合作阅读第二段。
过渡: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周围海水的独特之美,让人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好感。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这份情意吧!女生读描述海水颜色的部分,男生读解释海水为什么美丽的部分。
探索海底。
学生默读第三段,圈出关键词。
过渡:西沙群岛的水域太美了。你知道这些水域里藏着什么可爱的小动物吗?第三段有三句话。每个句子都有一个东西在里面。试着找出他们。(珊瑚,海参,龙虾。)
解释“珊瑚”这个句子。
(1)展示各种珊瑚的图片,带领学生观察和感受它们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的颜色。(颜色有深红、橙色、粉色、白色、蓝色、金色...;形状为花状、鹿角状、树枝状...)
(2)拓展想象力。珊瑚还会是什么样子?填写空补充说明。
填空: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有的像聚拢的云朵,有的像冰冻的树枝。多丰富啊!
解读“海参”这个词组。
(1)出示一张海参的图片和老师的简介。
一般海参长10到20厘米,超长的可达30厘米。贴着肌肉,海参每小时只能前进3米左右。
(2)正是因为海参爬得慢,所以作者说它怎么动?(懒洋洋地挤。)懒是什么感觉?(悠闲散漫,想动就动,动作幅度不大。)可以用“爬”代替“爬”吗?(不太好。“挤”比“爬”慢,动作幅度更小,更能体现一种“懒”的感觉。)
(3)把这句话再读一遍,除了“懒”的运动特征,你还发现了什么?(海参很多,“遍地都是”。)
解读“大龙虾”这句话。
(1)展示一只大龙虾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静态:壳、钳、须...;动态:摇胡子,挥舞钳子,四处抓挠...)
(2)展示fill 空来引导和比较海参龙虾的行动特征。
填空:如果海参像一个悠闲的老人,它总是在那里缓慢而慵懒地蠕动;然后,大龙虾就像一个统帅一般,全身披甲,一划一划的,看起来很有气势。
(3)如果把关于海参龙虾的那句话改成“海参遍地都是。当它们被划过时,看起来很强大。大龙虾在海底懒洋洋地扭动着,“好吗?为什么?(不会,不符合生物本身的特性。是的,海底的生物有自己的生理特点,所以不能加冕。作者在观察他们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特点,他们的描述和用词非常准确!)
(4)引导朗读,读出自己喜欢的感受。
学生默读第4段,圈出关键词。老师轻推相机,引导他们认识到“鱼很多”。
过渡:海底除了珊瑚、海参、大龙虾还有什么?(鱼。同学们,读第四段。哪些单词或句子可以看出有很多鱼?把它们都圈起来。(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播放各种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鱼的美。(总的来说,鱼的种类很多:成群的,各种各样的...具体来说,每种鱼的外观和动作都不同:有些...一些...一些...一些...一些...)
(2)点名让学生随意选择一条自己喜欢的鱼,并读出它与众不同的样子。教师的及时评价。
(3)引导想象:西沙群岛海域只有这几种鱼吗?当然不是,这只是几个例子。鱼有很多种!(随意展示不同鱼的图片)谁来继续说?
例子:有的拖着长长的尾巴,张开巨大的鳍,像滑翔机一样在海底飞翔;有的伪装成树枝,又像手指,斜插在海底的泥沙里…
(4)学生自由练习读第四段,读出自己的快乐,全班一起读。
(5)展示最后一句。思考:为什么有人说“西沙群岛的海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不是左半部或上半部是水,右半部或下半部是鱼?(并不是真的分成两半,一半水一半鱼。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说明鱼的数量特别多。这种说法很有感染力。)
(6)引导学生整理段落思路,重点理解鱼多。
方法:作者让我们先看成群的鱼,我们的总体感觉是——鱼多,好看;然后介绍四种漂亮的鱼,可见这种漂亮的鱼数不胜数。最后,借用人们的说法,“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再次强调鱼多。全节的结构是“总—分总”,组织得很好。写作要用这种文风。
探索这个岛。
自由阅读第五段,引导学生勾画该段的中心句。
思考:这个自然的段落是关于什么的?是围绕什么句子写的?
明确:是关于岛上的鸟。是围绕“西沙群岛也以鸟类为主”写的。
播放鸟类栖息西沙群岛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西沙群岛是鸟类的世界。
明确:西沙群岛全是鸟,数量特别多。天上、树上、地上到处都是鸟,到处都能听到。
再读一遍课文,说出课文是如何介绍“鸟的世界”的。
清晰:密林——树多;各种海鸟——鸟很多;到处都是鸟——有许多鸟蛋;鸟粪很丰富——很多鸟粪。(从上到下观察描述)
关于鸟,除了鸟的“世界”还能说什么?(天堂,天堂,国家,世界...)
试想一下:西沙群岛真的是鸟类的天堂。如果你是其中一只鸟,你能描述一下所有鸟一起唱歌的场景吗?先个人练习口语,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展示来自巴金《鸟的天堂》的片段,引导学生享受阅读。
一开始非常安静。然后突然传来一声鸟鸣。当陈拍拍他的手,我们看到一只大鸟飞,然后看到第二和第三只鸟。让我们继续鼓掌。很快,森林变得非常热闹。到处都是鸟,到处都是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有的在飞,有的在拍动翅膀。
我仔细观察。我的眼睛被淹没了。我看清楚了这个,错过了那个,看到了那个,第三个飞走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惊了我们的掌声,又飞进了树林,站在一根小树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声音真好听。——出自巴金《鸟的天堂》
第三,整体复习,思路清晰。
对比阅读第一段和第六段,找出两段中相似的句子。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可爱的西沙群岛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指出写作方法,明确最后自然段的作用。
方法:第一段,首先,西沙群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最后一段,又写西沙群岛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是首尾呼应。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严谨,内容更加完整,突出主题,加深印象。最后一个自然段起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引导朗读,读出爱和赞美。
四、读写结合,学有所成。
我是一个小导游。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设计导游,向游客介绍西沙群岛。
预设:你可以借助“它看起来很棒”等关键词和“一些”等句型来介绍鱼的美...一些...一些...有的”;还可以介绍“珊瑚、海参、龙虾”等产品;也可以用“西沙群岛也是鸟的世界”这个关键句子来介绍海鸟。介绍的时候,不能完全照搬课本上的句子。你要联系我们班的一些想象力,大胆发挥。
我是一个小作家。课后展示“小笔练习”,老师轻推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预设:四张图展示了美丽的珊瑚、五颜六色的鱼、可爱的海龟和海底飞翔的海鸟。首先,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仔细观察,从“色彩、外观、表情、动作”等方面来谈谈画面中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从而明确“能写什么”。然后,在课文中运用一些表达方法,如“围绕一个意思写”、“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有的”的句式...一些...一些...有些……”和”...比如……”。
第五,拓展积累,作业设计
抄写课文中漂亮的句子。
进一步完善课后的“小笔练习”。
找一个你身边比较美的地方,进行实地观察,用一句话记录下观察结果。
完成本课中相应的培训。
关键教学片段记录
◆品味文字,大声朗读,感受西沙群岛的海水之美。
老师:此时此刻,我们正站在西沙群岛的海边。你觉得这里的海水怎么样?
生:漂亮,漂亮!
老师:作者是怎么写的?你自己看吧。
(学生可以自由阅读描述海水的句子)
师:谁来用课文的单词说出海水的特点?
生:色彩斑斓,气势磅礴。
老师:“多彩”是什么意思?
生:颜色多。
老师:你们有什么颜色?
健康:深蓝、浅蓝、浅绿、杏黄。
老师:这么多颜色的另一个单词是什么?
生:多姿多彩。
老师:为什么这里用“五彩缤纷”而不用“五彩缤纷”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生:因为《五彩缤纷》不仅写了海水有很多颜色,还写了海水有光泽。而“五颜六色”恰恰说明海水有很多颜色。
老师:太好了。你抓住了“多彩”中的“光”字。早上太阳出来,明媚的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海面上出现了各种颜色。真的是-
生:多姿多彩。
老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太美了。这本书用了一个词来表达。这是什么?
生:宏伟。
老师:你喜欢这样的海水吗?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同桌看书)谁愿意站起来在海里美美地看书?(按名字读)
老师:老师建议在读表示海水颜色的单词时,最好是高读或低读,听老师的。(正常读数)
老师:谁想展示阅读?(学生站起来展示阅读)
老师:真的很好读。鼓掌鼓励。谁还想读书?(学生陆续举手)举手,一起读。(阅读所有学生)
老师:你平时看到的海水是什么颜色的?
生:蓝色。
老师:那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五颜六色?读课文的第二段。其实答案就藏在里面。找到同桌就互相聊聊。
(学生用“因为………………”的句式来回答)
师: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的独特美,让人有一种突如其来的亲切感。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这份情意。学生看大屏幕(展示课文第二段)。女同学读红字读海的美,男同学读黑字。(学生看屏幕读课文)
赏析:课文的一大特点是语言优美,用词准确。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色彩斑斓”这个关键词,通过理解、感受、比较,既突出了海水的壮美,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此外,教师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朗读时间,采用自由朗读、同桌朗读、点名朗读、齐声朗读、榜样朗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海水从感官到心灵的美。
从师生角色看,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层次分明,语言优美的风景写作文章。它非常适合作为学生朗读、模仿说话和写作的材料。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重点进行“段落”的训练,特别是段落中的句群分析。这不仅涵盖了“抓住关键句子理解段落意思”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进行仿拟训练和今后的练习也具有指导意义。
我利用课文中多种句群和典型结构的优点,尽力引导学生分析句群的结构,使他们了解句群的特点,掌握从句子到句群再到段落的组合规律,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第二段,先写海水的颜色,再写瑰丽的颜色的原因是因果句群,结构顺序是第一结果,所以我用“因为…………”的句式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巩固这一点。再比如第四自然段。先写鱼群,再详细写几种不同种类的鱼,最后是鱼很多。其结构类似于“总-除-总”。认识句群,阅读时,学生可以利用句群进行判断,梳理文章脉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时,可以用表意功能不同的句群来写片段。这在《中国园林》中有明确的能力要求。
在这节课中,“段”的训练还体现在指导学生按照“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要求,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练习写词。知道了句群的结构,明确了句子之间的关系,学生很快就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达了。
不足之处在于,在单元之初,我试图引导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为作业做铺垫,但未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和理解,课堂生成的效果不如预期。如何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如何抓住学生的语言,如何与课文和教学目标相结合,是我今后需要认真学习和加强学习的地方。
目前上述的内容应该能够为大家解答出大家对于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一等奖)的疑惑了,所以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也可以关注本站其他文章进行了解哦。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上一篇:今日更新周易预测学入门(周易预测学入门全书下载)
- 下一篇:最后一页
猜你喜欢:
- 2022-05-08今日更新自诉案刑事立案后证据不足怎么处理
- 2022-05-06今日更新闪击6前掌宽吗 闪击6前掌款怎么办
- 2022-05-16今日更新法律规定什么是黑白合同
- 2022-05-14今日更新继承的房产卖出要不要缴税
- 2022-05-07今日更新阿迪达斯UB4.0实物开箱 阿迪达斯UB4.0细节赏析
- 2022-05-19今日更新香椿树的种植方法
- 2022-05-24今日更新胸贴怎么洗能维持粘性,胸贴没有黏性怎么办
- 2022-05-13今日更新个人租赁土地合同最长期限是多久
最新文章:
- 2022-05-26今日更新怎样查被删除微信聊天记录(微信原始聊天记录怎么恢复)
- 2022-05-26今日更新雷锋做的好事情有哪些
- 2022-05-26今日更新怎样查被删的微信好友的聊天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删了在哪里还能找到)
- 2022-05-26今日更新磷酸钾的作用
- 2022-05-26今日更新怎样查被删的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之前的聊天记录)
- 2022-05-26今日更新裸鞋是什么意思
- 2022-05-26今日更新周易预测学入门(周易预测学入门全书下载)
- 2022-05-26今日更新出去浪什么意思
- 2022-05-26今日更新怎样查被删掉的微信聊天记录(怎么恢复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
- 2022-05-26今日更新基佬紫是什么梗
- 2022-05-26今日更新怎样查被删了的微信聊天记录(查已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
- 2022-05-26今日更新如何制作好吃的辣白菜芝士炒饭
- 2022-05-26今日更新知己是一种什么感情
- 2022-05-26今日更新怎样查被删微信好友的聊天记录(如何恢复删除的微信聊天记录)
- 2022-05-26晨练之后适宜睡个回笼觉吗(晨练后睡回笼觉好吗,晨练后可以再睡觉吗,晨练后睡回笼觉好不好)
- 热点推荐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