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网

网站首页常识百科 >正文

假释制度背后的法理(假释制度讲解 从五个方面理解)

2022-09-07 12:02:27 常识百科来源:
导读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假释制度讲解 从五个方面理解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1、假释的适用条件2、假释的考验期限3、假释...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假释制度讲解 从五个方面理解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假释的适用条件

2、假释的考验期限

3、假释犯应遵守的规定

4、假释考验及其积极后果

5、假释的撤销及其处理

方法/步骤

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期限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假释的考验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 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算。

假释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上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会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86条的规定的情况,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假释的撤销及其处理。《刑法》第86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点推荐
热评文章
随机文章